周易九宫八卦起卦 九宫八卦如何起卦

周易九宫八卦起卦 九宫八卦如何起卦

八卦命运:先天八卦起卦法

1、年月日时起卦

以年月日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上卦;以年月日时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下卦;以年月日时数之和除以6,余数取动爻。

2、直接以先天数起卦

这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率极高的起卦方法。当有人求测某事时,可以让来人随意报几个数,即可得卦。

把数视为先天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有时还结合时辰数(子1丑2……)起卦。

a、1数成卦:以该数为上卦,时辰数为下卦,两卦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

b、2数成卦:当有人求测时,让来人随意说出两个数,或者可以随便借用其他能得到两数的办法起卦,如翻书、日历等等。然后第一个数取为上卦,第二个数取为下卦,两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

c、3数成卦:例如叫来人随意报3个数字,或随意翻开一本书连续3次,得到3个页码。还可以在自已心中这样(如上面方法)随意的自已报3个数来快速的起卦,这即是“数由心生,卦由心起。”然后以第一个数为上卦、第二个数为下卦,3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

3、直接以天地数(纳甲数)起卦

把数视为天地数,与纳甲数相同,这是九宫八卦掌的起卦法。直接把日、时干支变成数纳入卦中,直接以天地数(纳甲数)得到对应的卦。

4、后天象位起卦法

以物或人所取之象为上卦,以其所在后天八卦方位之卦为下卦,以上、下卦数加时数除以6余数为动爻。这种方法经常使用。

例:某年冬季辰时,单位办公室一女士来上班,拿着一个红色的防雨绸提兜〔绸布做的包〕,里面装着一个东西,兜口系着,进屋后将兜放在了暖气上。我当时好奇,想知道里面是何物。以红色兜为上卦为离;以兜放的方位为东面,下卦为震。上卦数3+下卦数4+辰时数5=12除以6余6,6爻动。得火雷噬嗑卦之震为雷卦。

九宫八卦数理变化规律

九宫,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其中,乾、坎、艮、震属四阳宫,巽、离、坤、兑属四阴宫,加上中宫共为九宫。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是不动的,奇门遁甲分为天、地、人、神四盘,四盘之中唯有地盘是不动,为坐山。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九宫八卦图”也叫“九宫术”图,是与八卦相配之后,方会与《周易》有所关系。如果仅是《九宫算图》,就只是数字式图象,其含意不过是数与五行、方位的配合,与《周易》没有什么关系可言。我们在这一讲中之所以要拿出汉代“九宫”数字式图象,为的是要说明后来出世的“易图”。如果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用黑白圆点替代,那就是宋代刘牧《易数钩隐图》中所谓的“河图”,也是朱熹《易学启龚碃夺度懿道额权帆护蒙》中所谓的“洛书”

周易到底包含几种起卦法?

从根本上说分两大法,芪草法和龟钱法,芪早于龟。因为芪法太烦琐,彖辞又太古奥,出现了龟法。可以说龟法是对芪法的改革。龟法到后来也被发展成许多流派,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到现在还有人在发明更简单的办法;但最传统而流行的应当还是金钱法。

周易九宫八卦

提问者给出了一个时间,可以按梅花易数时间起卦法来推算嘛,小儿科吧了…即可看体用,又可六爻来算,按农历11月7日是10月初10,2008年是戊子年,1+10+10=21/8=2余5,21+11(晚八点为戍时)=32/8=4余0,32/6=5余2,余5为巽为风,余0为坤为地,就是一个风地观卦,2爻为动爻.体为巽,用为坤,巽为木,坤为土,体克用,体巽木在10月主相地,土10月主休地,体克用,当其所克,按这推算应该没问题,一切顺利.好玩,权当一笑.

如何用易经八卦起卦?

易经中最原本的起卦是用蓍草占卦的,这是周易中有记载的。~~“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这是周易占卜的原始依据。

具体过程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过程很复杂,一卦六爻要占一十八次。这样是很纯正的周易的占卜。有原卦,有变卦。

推荐一个很好的周易蓍草占卜程序,模拟了上述复杂但正统的占卜过程。

huliang.com/yijing/bin/shicao.php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29757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