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卦第五卦是什么
第五卦需卦。
易经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关押的七年间,在狱中潜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所创的。所以又称为周易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按周易古经顺序排列
1.乾卦:读qián——2.坤卦:kūn——3.屯卦:zhūn——4.蒙卦:méng——5.需卦:xū
6.讼卦:sòng——7.师卦:shī——8.比卦:bǐ——9.小畜卦:xiǎoxù——10.履卦:lǚ
11.泰卦:tài——12.否卦:pǐ——13同人卦:tóngrén—14大有卦:dàyǒu—15谦卦:qiān
16.豫卦:yù——17.随卦:suí——18.蛊卦:gǔ——19.临卦:lín——20.观卦:guān
21.噬嗑卦:shìkē—22.贲卦:bì—23剥卦:bō——24.复卦fù——25.无妄卦:wúwàng
26.大畜卦:dàxù—27.颐卦:yí—28.大过卦:dàguò—29.坎卦:kǎn——30.离卦:lí
31.咸卦:xián——32.恒卦héng——33.遁卦dùn——34大壮卦dàzhuàng——35晋卦:jìn
36.明夷卦míngyí—37家人卦:jiārén—38睽卦:kuí—39.蹇卦:jiǎn——40.解卦:jiě
41.损卦:sǔn——42.益卦:yì——43.夬卦:guài——44.姤卦:gòu——45.萃卦:cuì
46.升卦:shēng——47困卦:kùn——48.井卦:jǐng——49.革卦:gé——50.鼎卦:dǐng
51.震卦:zhèn——52.艮卦gèn——53.渐卦:jiàn——54归妹卦:guīmèi—55.丰卦:fēng
56.旅卦:lǚ——57.巽卦:xùn——58.兑卦:duì——59.涣卦:huàn——60.节卦:jié
61.中孚卦:zhōngfú——62.小过卦:xiǎoguò——63.既济卦:jìjì——64.未济卦:wèijì
《易经》坤卦篇(第五):至哉坤元
坤卦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上坤下乾动爻5”此卦何解?
“上坤下乾”是《易经》中的一种卦象,它代表“地天泰”卦。
“动爻5”表示该卦的第五爻发生了变化。在《易经》中,每一卦都有六爻,从下往上数,第一爻为初爻,第六爻为上爻。动爻即是指爻象发生了变化。
然而,我无法在没有具体情境和上下文的情况下对“上坤下乾动爻5”的卦象进行具体的解释。在占卜中,卦象的意义和解释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占卜的目的。如果您需要更准确的解释,建议您寻求专业的易经占卜师或风水师进行详细解读。
解读易经(第五卦)——需卦
本文源自:李守力解读:易经
需卦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白话:需卦:有诚信,广泛通达,正固吉祥。适宜度过大河。
解读:
需字古文字写法即是需卦之象古甲骨文“需”字有水点之形,而另一部分则有的从“大”,有的从“天”,而“大”和“天”在古文字中都是人的正面站立之形。其后在西周早期金文中水点变为雨而下半部分仍留存“天”字。上为水,雨,下为天,恰是水天需卦。
“需(儒)”字的原型上为雨,下为人形,其形义反映的是求雨仪式。国学大师章太炎以为“儒之名盖出于需”,而“需”指的是求雨的巫觋。章太炎生前曾强烈质疑甲骨文的真实性,然而甲骨文却验证了他的“需(儒)”字的解读是正确的。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白话:儒士戴着圆形的帽子代表通晓天道,穿着方形的鞋子代表通晓地理,用五色绛绳穿玉玦做配饰,代表能决断人事。)
《庄子》的记载却仍可以看出原始之儒即是巫。中国的巫,其早期最主要的职能便是测知天地、沟通天人,也就是对“道”的探寻。《周礼.天官.太宰》有云:“儒,以道得民。”
需卦是下干上坎,水天需卦。《序卦传》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养身以等待天命也。孚:诚信。
5是什么卦
数字“5”对应的卦象是“巽卦”。
巽卦代表着风、运动、流畅、传播等,象征着自由、进退、平和、谦虚等,与左肩背、股肱、气管、胆等人体部位对应。在方位上,巽卦位于东南方向,代表着春季和夏初的交替。此外,巽卦在五行中属木,对应着生长、繁荣和生机勃勃的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易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知识来源或个人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因此,对于具体的易经学习和研究,还需要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实践。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39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