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天地尊卑「易经天地尊卑是什么」

易经天地尊卑「易经天地尊卑是什么」

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第一章《易经·系辞上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释义:“尊卑”,不是尊贵和低贱的意思,天在上所以说“尊”,地在下所以说“卑”。“定”就是排列成形。天地(乾坤)的位置各在其位,所以说是“乾坤定矣”。天在上,地在下,这也是否卦,天地万物刚达到鼎盛的时期。

汉武帝“独尊儒术”,《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中国历代图书分类是: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列于首。

《周易》为“六经”之首,自然也就是群书之首,即中国的第一部典籍,影响极大。历代学术思想发展之契机亦多建基于“易经”,两汉经学自不待言,魏晋“新道家”谈玄,亦将其列为“三玄”之一。若无《易经》之启发,“北宋五子”的学问几乎不能成立。

《周易》不仅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发生了作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员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正如国学大师、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所言“: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

《易经》上说的东西绝对正确吗?比如男尊女卑?

周易上说“天尊地卑”天为父,地为母,这里的尊卑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尊贵和卑贱,卑为近的意思。在远古时期男人出外打猎或者农田,孩子经常看不到父亲,而经常陪在他们身边的是他们的母亲,侧重说的还是母德。

为什么出现尊卑之分

易经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本来,一天一地,一尊一卑,一阴一阳,才能够构成这个世界;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渐渐开始贵高而贱卑了,是人人都喜高而讨厌起卑微来了,岂不知,高以下为基,上以下为本,结果,弄得人们也因此高不成低不就。

于是,也开始有人提出不可分尊卑,也不可分阴阳,也不可分色空,更不可分对错是非,一切,只要【唯心】即可……

结果,那些禽兽等同于人,斗争等同于和平,杀人也是为了进步等等那些荒谬的论调也随之出现了,是非黑白不分的时候,结果就是让人开始【心安理得】地做起禽兽来……

这些办法,结果却反而永远也无法解决【不平等】的问题,而是令不平等继续出现……

所以说,尊卑是不可不分的,但是,却不能【贵尊】而【贱卑】,这就是中庸,也叫做中和

《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叫中和,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归结为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

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大势力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统,表现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

扩展资料《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承,贵贱位矣 资治通鉴句 望高人帮我直译_百度…

意思是:天尊贵在上,地谦卑在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

出处:《周易·系辞》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译文:

天尊贵在上,地谦卑在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

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定,断然可知了。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物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凶就产生了。

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的现象,在地成就山川河岳动植高下诸般的形态,而人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变化,由是可以明显的看到了。

所以宇宙间,阴阳二性不停地切摩变化,八卦所代表的八种天地间的八个基本物象,不停地相与鼓动变化,由是产生了宇宙万有。

《系辞》是《十翼》中的两篇。《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为系属之义。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为《周易》经文之外全书原理的通论。

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

认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298839.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