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的生辰命运息息相关(易经到底讲的什么道理?)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与人的生辰命运息息相关(易经到底讲的什么道理?)

易经讲的是什么

易经讲的是天地世间万象变化。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释义: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易经是研究大自然法则规律和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及人间哲理的学科,我…

我遇到过一个道士,我问他:两仪图是什么意思?他回答我说:阴阳。大家所知道的一白一黑。

其实老子也不知道两仪图是磁共振图。我们的人类祖先是可以看到或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着磁共振的图像,就像蚂蚁、蜜蜂知道偏振光一样。但绝不是黑与白,而是彩色的,怎样把它描绘下来,这就是当时的难度。可以这样理解:有人把它刻在了石板上,一凹一凸。后人用纸把它拓下来,就成了一黑一白。人们开始把它理解为阴阳。按照这个理论再去分天地万物为阴阳之意。

两仪图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宇宙的最基本运动的本质是磁共振。它的磁场表现为“既是S极又是N极”,既是正电又是负电,既是阴又是阳。而不是阴阳两极。

可惜我们中国人被误导了千万年。看看宇宙(点击《宇宙全景图》)十万亿个银河系就在一条白色光带上(磁共振场:既是引力又是斥力。)运动,而生命是热磁共振的演绎。

易经到底讲的什么道理?

易经归根结底讲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的一生是由自己创造的,只有通过你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理性。而这个结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因素的配合,但你尽心努力了,你的人生就没有遗憾,而结果得到和不得到并不影响你的人生的价值。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来表达。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误区:

不少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这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

关于“三易”,《周礼‧春官‧大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有“三易”,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

按照南怀瑾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

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我所知道的《易经》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元派学说中的核心。《易经》分为经、传两部分。

《易经》讲的是天地万物,运动与变化,的哲理。

易经和道家所说的道是一样的,一条通往终点的大路,顺则人,逆则神。

易经讲世界的规律,其大无外,其小天内,掌握规律,可顺天应命,无为而治,无为而活。

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变化,在无垠的宇宙之中,光明只不过是一点,黑暗充满了空间。所以阴中有阳,叫阴阳。

阳中有阴,阴阳相推。黑暗就是没有光明,光明就是没有黑暗。太极生两级,两级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讲的是生存之道,终极是道可道,非常道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29907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