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天地智慧「周易天地易经网」

周易天地智慧「周易天地易经网」

周易是讲什么的

黑色十月334:你好。

《周易》一书,托名周公所撰。周公乃中国历史上孔子之前【大智慧】的化身。功绩显赫。

《周易》包括《易经》、《易传》即《系辞》。为孔子所作。《易》为六经之首。是中国传统为文化的哲学基础。

通过学习周易:一,丰富知识,提升内涵。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三,帮助我们安身立命,乐天知命。

前朝大儒对学习周易的感受:

宋朝的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鬼谷子:阴阳之道,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三命之理,诚本与此。

宋叶采有诗曰: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周易讲什么

周易是讲天地运行以及社会运行之道的,包罗万象,道理深刻。

形式主要是以64卦的方式,分卦讲解,每一卦都可以对应一个场景,并给出每个场景下的对应解决方案,可以说周易是人生比较高深的方法论。

《周易》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易经》讲的是占卜内容,讲述天干地支等学术知识。

《易经》最初用于占卜和预报天气,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无所不包的巨著。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

传统历史的说法——

“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原称《周官》,约成书在战国时代)。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后人因此认为《周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周易》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周易——

《易经》包括狭义的《周易》与《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编《易》的著述而来,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由于随时代演变,《周易》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因此孔子撰写了“十翼”,后世又称为《易传》并列入《易经》。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易经入门的话,哪本书比较正宗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易传》有七个题目十篇文章(即十翼):

一、《彖[tuàn]》分上下二篇,解释《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辞,不解释爻辞。

二、《象》也分上下二篇,解释卦、爻辞之文,《象》又分《小象》和《大象》,解卦辞的为《大象》,释爻辞的为《小象》。

三、《文言》为解释乾、坤两卦之文。

四、《系辞》也分上下两篇,为释卦、爻辞之文。

五、《说卦》为解说卦象及卦文之文。

六、《序卦》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作解释之卦。

七、《杂卦》是对六十四卦中相反卦义作阐释之文。

注:象(上下)、彖(上下)、文言等篇随经文校点。

周易

baidu.com/view/2693.htm#6

乾卦

baidu.com/view/483201.htm#2

baidu.com/question/553425288?&oldq=1

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

南怀瑾《易经杂说》

徐芹庭《白话易经》

温画易经_蔡志忠

麦华盛周易人生大智慧

读《易经》周易天地麦华盛出品

国林翰苑之易经

《易经》原文朗读

国学堂(2010-05-01)曲黎敏说六经(5)易经篇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专辑-视频】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29911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