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义北风

毛诗正义北风

解释下面这段话,尤其是“下及注同”是什么意思?具体怎么解释?

这段话的解释:\x0d\x0a“下及注同”是指下面及其注释都是一样的意思。\x0d\x0a\x0d\x0a1、如字,下同。_,普康反。酷,苦毒反。\x0d\x0a2、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x0d\x0a3、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携持同道而去。\x0d\x0a4、疾时政也。○好,呼报反,下及注同。\x0d\x0a5、行音衡。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x0d\x0a6、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x0d\x0a7、[疏]“北风”至“只且”。○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_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x0d\x0a8、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已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x0d\x0a9、注文:\x0d\x0a\x0d\x0aA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简称“传”。B《传》后的“笺云”的“笺”是汉郑玄的《毛诗笺》的“笺”。C“○”是间隔符号。圆圈后是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D大字[疏]后是唐孔颖达的“疏”。\x0d\x0a[疏]下的小字是有待疏解的文字提示,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正义曰”是发端语。“正义曰”以下是疏文。疏文是进一步对经注进行疏解。

解释下面这段话,尤其是“下及注同”是什么意思?具体怎么解释?

这段话的解释:

“下及注同”是指下面及其注释都是一样的意思。

1、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

2、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

3、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携持同道而去。

4、疾时政也。○好,呼报反,下及注同。

5、行音衡。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

6、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

7、[疏]“北风”至“只且”。○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

8、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已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

9、注文:

A开头没有“笺云”的是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简称“传”。B《传》后的“笺云”的“笺”是汉郑玄的《毛诗笺》的“笺”。C“○”是间隔符号。圆圈后是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D大字[疏]后是唐孔颖达的“疏”。

[疏]下的小字是有待疏解的文字提示,一般是举出所要疏的经文或注文的首尾各二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用“正义曰”再疏解。“正义曰”是发端语。“正义曰”以下是疏文。疏文是进一步对经注进行疏解。

帮忙给毛诗正义北风加标点。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兴也。北风,寒凉之风。雱,盛貌。笺云:寒凉之风,病害万物。兴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〇凉音良。雨,于付反,又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携持同道而去,疾时政也。〇好:呼报反,下及注同。行音衡。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疏]“北风”至“只且”。〇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己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是什么意思

《毛诗序》归纳《诗经》十五国风的社会作用及其特点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里的“风”,包含本源、体制、功用三重意义;就本源讲,它发源于古人认为音乐是模拟大自然风声的结果,如《国语·周语》:“瞽帅音官以风土”、《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帝……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引申而为各地方的民谣,如《左传·襄公十八年》师旷所说的“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北风”、“南风”即指北方和南方的歌谣,从《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指的当时各国地方的歌谣。从体制方面说,“风”即风诵吟咏,如《论衡·明雩》篇所说:“风乎舞雩;风,歌也。”从其功用讲,则是“风教”。孔颖达《毛诗正义》:“微动若风,言出而过改,犹风行而草偃,故曰风”。“《尚书》之‘三风十愆’,疾病也;诗人之四始六义,救药也。”即诗之美刺是一种改良政治“疾病”之“救药”,背出而合训。同时,“风教”又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指诗人创作的诗歌,在流行中对人们起到感化作用。如《毛诗序》说:“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毛诗正义》说:“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但所言者,直是诸侯之政,行风化于一国。”即指诗人创作的诗歌应在社会生活中起到教化作用。二是指统治阶级的“上”对于“下”的教化,如《毛诗序》说:“上以风化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13636.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