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姓的来源和历史

支姓的来源和历史

支姓是哪个民族

支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三位门阀。

支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3位(虞万支柯),最新的百家姓排名支姓311位。

支姓一族如今已遍布25省近400处集居地(除海南,福建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50人以上聚集地),国内总人口约17.3万。官方统计江苏省的支姓人数排名第一。

支姓的来源比较复杂,而且模糊。相传尧舜二帝时有个名叫支父的人,他的后代就是支氏。亦有一说是源于周朝后代中一个姓支的氏族。西汉时中亚有一个月氏国,是秦朝、汉朝时候,位于丝调之路上敦煌那一带的一个小国,位于今甘肃省中西部和青海省东部。最初在陕西、山西等地落脚,后逐渐移迁分布于全国各地。到晋代的时候,月氏国人有的留在中原等地定居。到了唐王朝统一天下之后,受汉文化同化,变成完完全全的中国人。他们学习中原人使用姓名的习惯,有的从国名中取一个与氏发音相同的支字,作为姓。另外一个支姓,源于远古,但古书记载很简单,如《高士传》里说,尧帝时候有人名叫支父。又有本《路史》里说,周朝后代有姓支的氏族。在古代,支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琅琊,今山东临沂就有不少姓支的人家。支姓主要居住在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山东,云贵川等地。

请写出古代人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姓氏来源主要有四种:

(1)封地和赐姓。

封地得姓,这个似乎在很多大姓的由来里都占了一部分,比如刘。

《大秦帝国》、《芈月传》里都刷了存在感的樗里疾,是秦国的王子,本名嬴疾,因为封地在严道县,又被称为严君疾,后代中有一支姓严。

至于赐姓,皇帝赐姓、主人赐姓,这个直到现在还能在影视剧里看到的。现代人给宠物冠上自己的姓,其实也有点这个意思。

(2)以出生地或住地为姓。

黄帝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

还是樗里疾,因为住在樗里,被称为樗里疾,后代中有樗里为姓者。

(3)封爵、官职为姓。

封爵为姓,比如侯姓,出自晋国的公族晋哀侯,他和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后代迁居别国,以他的封爵“侯”为姓。

官职为姓,比如上官,楚庄王少子是上官大夫,后代就以上官为氏。

(4)因事物及其它原因而得姓。

陶姓有一支是技艺得姓,是从事陶冶、陶器制作的工匠后人,也有说法是发明陶器的人的后代。

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有很多异族汉化改姓的,比如“那”、“静”、“钮”。

还有改姓避仇的,比如“慕容”拆成“慕”和“容”,“乌”改“吴”,“周”改“吉”。

至于被收养而改姓、入赘后改姓之类的,影视剧里很多,就不多说了。

综上,姓氏来源还是很多的。

姓支的哪个地区最多

在古代,支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琅琊,今山东临沂就有不少姓支的人家。现在,支姓主要居住在河北省衡水市,保定市,石家庄市和张家口市,有支家庄,支麻申,支家村等村庄等(略)。河南周口市,漯河市,有老支村,中支村,小支村,马营村,小列庄,老挝镇等。贵州六盘水市也有不少支姓分布。

支姓的起源是什么?

源于子姓,出自尧、舜时期的隐士子州支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高士传》记载: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支父,全称为子州支父,是传说中的隐士,子姓,名州,字支父。是一个博学渊源的人。在子州支父的后世子孙中,便以其字为姓氏,称支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出自周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中国有多少姓支的人?

中国有单姓6931个。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

相关介绍: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15],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又如《左传·哀公》“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

很明显“姓”在这里是指吴女所属姓族之名号,即“姬”。所谓姓族之“姓”与作姓族名号讲的“姓”是一实一名,属于两种概念范畴,所以会发生此种混同,当如杨希枚先生所言是由于名代表实,积久而以实为名,于是产生姬、姜之类姓之名号就是姓的概念。

司马迁在《史记》中常言姓某氏,没能区别古代姓与氏之不同,但他所说的“姓”意思即是指姓族之名号。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41680.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