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状态自测

精神状态自测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精神病的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状态异常。如长期抑郁、焦虑不安、情绪高低起伏不定等,这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症状。正常人的情感状态是相对稳定的,不会有较长时间的极度恐慌、抑郁或兴奋。

2.思维过程异常。如思维过度活跃或迟钝,产生妄想、幻觉等,这属于精神疾病的表现。正常人的思维逻辑性较好,不会长期产生脱离现实的想象和判断。

3.行为失常。如行为过于激进或迟缓,缺乏社交技巧,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等,这也属于精神疾病的症状。正常人的行为大致稳定适度,可以正常处理日常社交和工作。

4.生理状况异常。如长期睡眠或食欲变化,会出现全身各系统的失调等。正常人的生理机能是相对稳定健康的,不会长期出现较大波动。

5.社会功能受损。如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处理人际关系,很难维持正常生活,需要他人长期照料等。这也是精神疾病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正常人可以基本独立生活,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

所以,一个正常人要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疾病,主要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情感状态和思维过程相对稳定正常,不会长期出现极端失调情况;

行为举止与生理机能也保持相对稳定,不会产生过度变化或异常;

能够基本独立生活和工作,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和社会功能。

当然,正常人也会偶尔产生一定负面情绪或小范围的生理失调,但这属于正常反应,并不会长期或频繁产生,也不至于无法维持日常生活与工作。所以要全面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健康状况,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其长期表现,而不应过度关注个别症状。

心理测试:12个问题自测心理亚健康程度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当前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而心理健康的人为10.3%。

裁剪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心理测试:你的心理亚健康有多严重?

这是由英国医生Goldberg等编制的一个主要用于社区人群筛查和评定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的自评问卷,已经过国内大量研究使用及验证,适用性强。

①是否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

②是否因心烦而睡眠很少

③是否感到在各种事情上都不能发挥作用

④是否对一些问题没有能力做出决断

⑤是否总是处于紧张之中

⑥是否感到无法克服困难

⑦是否从日常生活中不能感到乐趣

⑧是否不能够面对困难

⑨是否感到不高兴和心情压抑

⑩是否对自己失去信心

⑪是否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

⑫是否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值得高兴

每道题答案是“是”获得1分,“否”不得分。当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说明你的心理健康已经出现问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享受音乐、多做运动、向朋友家人倾诉烦恼等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必要时就医进行治疗。

裁剪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

目前,人类还没有明确了解发病机制,它和遗传因素、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很多因素有关。

总体而言,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了精神活动失去了正常情况下的协调性。

精神病患者一定疯疯癫癫?

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精神病患者不一定表现得疯疯癫癫,而表现疯疯癫癫的疾病也未必是精神疾病。

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等都属于精神障碍。究竟出现的精神问题属于哪种疾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裁剪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精神病患者一定有暴力倾向?

研究发现,患者不会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相反,更喜欢独自待着,很少与外界交流。

专家表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确实会因为病情而变得暴躁,甚至导致暴力行为,但一般都是针对家庭成员。

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不仅仅是无精神障碍,其定义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社会作贡献。

裁剪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最后您对文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欢迎在上面留言评论,心理小秘书与你一起进步。

特别提示:心理学≠鸡汤≠算命≠读心=科学。

如何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标准:

一、与现实环境对比分析:看个体的言行能否被所在的社会文化所接受,能否被常人理解,能否会用背景给予合理解释。人们在家穿背心、内裤很常见,但如果穿背心、内裤去上班、去听课、去逛大街就显得与环境不协调。夏天大家都穿短袖,你穿棉裤棉袄,那就和环境很不相称。

二、与自身过去的稳定状态对比分析:我们说一个人“今天不正常”,是说他现在和过去的一贯表现不一样,这里“不正常”有“不平常”的含义。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话特别多,喜形于色,整天忙个不停,精神科医生可能要怀疑他“轻躁狂”。但如果这个人平时就非常外向,喜欢开玩笑,本身是个“乐天派”式的人物,他的行为是否是病态要另当别论。故一定要强调对比——这里是纵向对比,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如果性格有明显改变而又不能从心理学上做出解释要考虑精神异常。但应指出,性格的稳定是相对的。有些人在遭受重大刺激后性格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是可以理解的。

三、与社会常模对比:人的生物指标呈正态分布,如身高、体重、智力、性格等。精神正常的标准是基于正态曲线的数学原理而设立的,其基本假设是:同一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就是正常行为。例如2岁的小男孩经常在公共场合玩弄生殖器,大家不仅不把它看成是病态,反而觉得挺有趣。如果他长到20岁依然如此,那我们就怀疑他有病了。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这样。应该指出,“少数”不是“异常”的同义词。如有些女同志终生不婚,从统计学上看它不在正常范围,但不结婚对社会没有危害,我们也不会说她是病态。因此统计学标准应结合其它标准综合判断。

心理与环境的一致性,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人格的稳定性是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基本依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58540.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