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是佛道双修之人

有佛道双修吗?

阿弥陀佛!

没有佛道双修,但能以佛悟「道(世出世间)」

如蕅益大师著《周易禅解》

超脱儒、道、释三家思想框架

以佛法圆通《周易》,不可思议!

印光大师云:【禅净双修,实则无禅无净土】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於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

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於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则信愿求生之念毫无。虽名之曰念佛,实则与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张其辞曰,念实相佛。

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彻大悟地位,以惑业未断,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彻者,更不须论。

仗佛力,须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通会归自心。

佛法禅门和净土法门尚不可兼修,矧以佛法和道法两者不同道乎?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佛法是「无上」道、不二根本大道

道法仅为「世间(自然)」之道、不出轮回之道

因此不是认不认可的问题,是能不能成就的问题!

海纳百川,川不能纳海

宇宙能容太阳系地球

地球纳不了整个太阳系乃至宇宙

佛道双修是什么意思?

佛道双修含义:既修佛也修道,以佛入道、以道入佛。佛道双休是被认可的。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

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道佛之争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明清而未衰。

北魏慧思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祖,他先以道教神仙方术修命,再以佛教定慧之学修性,开中国宗教史先命后性佛道双修模式之先河。

后来到北宋时期,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更是以先命后性的模式融内丹学和禅宗为一体,延续了慧思的修行思想。佛道双修至唐宋兴盛,到明朝鼎盛,从而出了达观等名僧。

佛和道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想,有相同也有差异。

佛的出发点是心,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是空,从而悟道,回归到人的本心,教导不同根器的众生,出离烦恼,了脱生死痛苦。

道的出发点是自然,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圣先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因此总结出人应顺从于自然。一切的法则都源于自然。自然的就是对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以此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外在结果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求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从内在的情形讲是迥然不同的,道家强调人在顺从自然的条件下去努力改造社会。

道佛二教各有其特色与信众,对立结果往往意气用事,各成派系,排斥异己,或互相诋毁,如佛徒着笑道论,道流亦作笑佛论以敌之,各揭彼短,以扬己善,极尽对骂之能事。

然道佛二教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代之发展而更深入民间,牢不可拔,影响后世学术思想甚巨。如新字体、词汇之广及学术领域,儒、释、道三教融合而产生宋代理学等,可谓思想文艺上之重大刺激。

北魏慧思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祖,他有着较高的佛教性功修养和宗教家的济世情怀,但屡遭恶论师毒害,几度垂死。身体伤害和饥寒长期妨碍了他的禅修,因此,他在誓愿文中强烈表达了自己希望长寿以普度众生的愿望,称“誓愿入山学神仙,得长命力求佛道”。

在慧思看来,佛法的修行目标是证得漏尽通(第六神通,也即佛教性功所达到的烦恼断尽的“极乐”状态),但修证前五种神通(慧思用这个佛教概念来借指神仙方术,即道教命功所达到的肉体长生安乐的效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因为“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所以他发愿:“誓于此生作,长寿五通仙;修习诸禅定,学第六神通。”

佛道双修是什么?

佛道双修可以化解灾难、刚柔并济、增长个人修为。

佛教多做善事可以化解灾难并且增长修为,而道教有驱邪避鬼的作用,可以保佑自身以及周围人不受困扰。

佛家相对比较柔软,没有那么刚硬,而道家刚好相反,比较刚硬,如果两者进行结合,可以很好的起到刚柔并济的作用,可以使两者更好的融合,从而增长个人修为。

注意事项:

不管是佛道双修还是只修佛或者修道,首先要求就是不能有个人私欲,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心无杂念,佛道双修最高的修行即为心存善念,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在心存善念的基础上还要讲究一个缘字,凡事都讲究一个缘字,如果与道教、佛教有缘,自然会有所修行,总而言之,心存善念是佛道双修的条件,但也是其基础,只有心存善念才能一心向佛、一心向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60448.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