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姓的来源和历史

申姓的来源和历史

清朝有哪些姓申的历史人物 姓申名字的由来

申(Shēn)姓,源出有八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

第二,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的记载

申(Shēn)姓,源出有八

第二,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的记载

蒙古族彻穆衮氏,亦称

申佳氏、沈谷氏、沈佳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山只昆部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第四个渊源源于傈僳族,出自明时期云南永昌军民府同知申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傈僳族,出自明时期云南永昌军民府同知申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彝族阿牛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历史上姓申的名人有哪些

1、申启贤(?-1839),字子敬,号镜汀,延津南街(今河南新乡)人。

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福建道、江西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尹、仓场侍郎、礼、户、吏部侍郎、山西巡抚等职。

曾提出禁烟主张,为中国近代禁烟运动开启先河,他的禁烟义举在黄河故道广为传扬。

2、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

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人。

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

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愍。

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愍。

有《申端愍公诗集》、《申端愍公文集》传世。

3、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

明代大臣。

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

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4、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

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

华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

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

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

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

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

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

从此申包胥被列为中国的忠贤典范。

5、申舟(?-前595年),芈姓,文氏,名无畏,字子舟,因被封于申,以邑为氏,别为申氏,又被称为文之无畏、毋畏、文无畏。

楚文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

出使齐国过宋国境时被宋国杀害,楚遂兴兵伐宋,引发了楚围宋商丘之战。

申姓起源和来历:周王封炎帝后裔于申国子孙以国为姓

申姓是最为常见的一个中华姓氏,全国的申姓总人口可达180万,主要有两大起源,一是源自姜姓,炎帝因出生姜水而得姓为姜,后来他的周朝子孙吕被封于申国,子孙以国为姓。二是源自各种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比如高丽国的将军申崇谦就是申姓始祖之一。

申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姜姓汉族的申姓基本上都源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所以他就以姜为姓,子孙传到周王朝的时候就出了一位叫做姜吕的人,因为周朝初期才创立,想要纪念先贤功绩,于是周武王就分封了大批的先贤后裔,其中姜吕就被封于申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最终建立了申国,而子孙也就以国为姓。

2.源自少数民族改姓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申姓中也有大部分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最典型的就是蒙古族的申姓,主要有两大源流:

一是因为汉化而改姓为申的氏族,比如沈谷氏、彻穆衮氏等都改为了沈姓和谐音的申姓。

二是源自元顺帝的后裔,据说当时元顺帝的胞叔汉姓为“日璟”,人称老日公,原本是朝廷重臣,但是后来受到奸臣诬告,皇帝下令满门抄斩,这时有人秘密通报日璟,他就紧急召集了十八个儿子准备逃走,但官兵已经快到家门口了,这时日璟的老母亲就急中生智,用刀在“日”上划了一刀,告诉军队这里是“申家”,不是“日家”,为十八个孩子赢得了逃跑的时间。

而当时日璟为了日后寻亲方便,就将饭锅摔成了十八片,一个儿子拿了一片,后来逃亡多年后返乡,只差一片锅片,而据说那一片就是小儿子手中的,他因为年少记忆模糊而改为了田姓,而他正好就是逃到了内蒙古。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62646.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