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端午节的风俗传统

广西端午节的风俗传统

广西贺州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广西贺州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1、在贺州过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有挂葛藤的习惯,还有许多家庭也会将艾草挂在门口,还有在房屋各角落洒雄黄酒驱虫驱蛇等习俗,这也是老一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习俗。

2、?其实,除了包粽子,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蒲酒、放纸鸢、划龙舟、舞狮子等……这些传统习俗,既凝聚了华夏人民的勤劳智慧,更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西过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急急急。。。

一月:春节、宾阳炮龙节。

二月:春社节。

在二月初二那天,县郊的农民杀鸡鸭过节,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村平安。

三月:壮族民歌节。(三月三歌圩)

四月:糍粑节、牛魂节。

五月:端午节。(五月初五)

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叫凉粽。还有在邕江举行龙舟竞赛,分男女组对阵,观者如潮,胜者则得到一头烤猪的奖赏。

六月:新节。(六月初六)

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做米粉、煮饭,叫“吃新”。亦有叫“六月六,晒红绿”晒衣节的,时已大热天气,人们把冬衣翻晒,以备收藏。

七月:中元节。(七月十四)

县郊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制成钱物、冥府用品,祭送祖先。

八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家家户户都买了水果、月饼,在明月下团聚,品茗水果茶点,共同观灯赏月。

九月:重阳节。(九月初九)

那天,南宁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邕宁县志.风俗》载:“重阳节,佩茱萸,饮萄酒,登高放纸,以祛灾”。

十月:寒衣节。(十月初十)

乡下有些地方杀鸡鸭,备酒肉,制作冥衣,在祖先前祭祀焚化,叫“送寒衣”。

十一月:冬至节。

这是南宁普遍过的节日,有“冬大过年”之说。各家做汤圆,包肉粽,备酒菜,举家欢饮。

十二月:王节。(十二月二十三)

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五爷”。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之夜,各家各户包粽子,做粉利,蒸年粽,尽情畅饮,通霄达旦,故称“守岁”。

端午节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所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看看全国不同地区的端午风俗吧~

1、河北——吃樱桃桑葚,五毒饼,馈赠礼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2、山东——饮酒,缠七色线,带符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3、广东——扒龙船、食粽、插艾草、龙点睛、拜神祭祖

广东过端午节历史悠久,端午节在广东自古就是热闹隆重、喜庆的节日。广东端午节习俗甚多,主要有扒龙船、食粽、插艾草、龙点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灾、打午时水、插艾草、睇龙船、龙船饭、聚午宴、放纸鸢、洗草药水、浸龙舟水等等。广东人过端午节很有节味,节俗内容丰富。南方江河水网纵横,水上竞技活动历史悠久。

4、广西——舞龙、舞狮、腰鼓、包凉棕

广西端午民俗活动主要有舞龙、舞狮、腰鼓等民俗文艺表演。广西南部地区,比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平地里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黄色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

5、浙江——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披红、悬菖蒲艾叶、拴五色丝、饮雄黄酒、吃五黄、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

除此之外,金华的武义、衢州等地,则有端午吃大蒜的习俗。金华一带的端午,直到今还有出嫁的女儿给父母“担端午”的习俗,女儿准备一担粽子,粽子每五个为一小扎,两个小扎结为一束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同时,还有送猪肉等附带礼品的。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宁波的“端午担”主要是鱼肉鹅酒等,以幢篮盛之,少则四色,多则十二色;亲戚也互相馈送,叫“送节”。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几个不同省份关于端午风俗的介绍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风俗呢?欢迎补充,咱们在评论区里相见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78354.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