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观天象口诀

古人观天象口诀

夜观星象那几句怎么说看破天机类似的话?

老夫昨晚夜观天象,见紫微星东移,掐指一算。得之,有神书横空出世。于是,寻即于此,观后乃吐血三尺三丈,血染万寸白绫,数千年修行毁于一旦。大呼:“此乃神作,非吾等凡夫俗子所能读也!”

可以套用来描述很多东西,小说,游戏,新闻,都行,评论神作。

古人夜观天象:

经过长时间夜观天象的经验累积之后,古人终于发现星座移动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和地球上气候变化相吻合的。

所以在4000年前中国的古书《鹖冠子》,曾有这样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的季节。

随着四季推移,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每当斗杓东指,大家就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农民可以开始准备播种了。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就叫做“观象授时”。在没有历法的时代,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古人怎么看天象

古人观天象有的是观云,有的是观星。

三国演义上讲,卧龙(诸葛亮)看西方蜀地一颗亮星坠落,就知道凤雏(庞统)死掉了。还有其他地方有观天象的故事情节。

介绍刘伯温的《天象》《天命》《天意》书也有记载观星的故事情节,还有一个钓鱼老头观云象的故事情节。等等。

观星,特别是打仗,多数观北斗北极星。北极星为主,为不动,北斗星为动(绕北极星运动),为客。看星星的明亮程度,云彩,星云等等综合判断,做出的一种占卜行为。

十二天干地支背诵口诀

十二天干地支背诵口诀:十干又分配以天文,甲木为雷,乙木为风,丙火为日,丁火为星,戊土为霞,己土为云,庚金为月,辛金为霜,壬水为秋露,癸水为春霖。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可以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

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

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

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

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天干表明是说天上的五气规律,地支表明是说地上的五气规律。

古代人是如何通过夜观天象而预言未来的?

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董仲舒把阴阳家和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天人感应”天人感,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因此认为上天会对人的功过是非一定的启示,其中天象的变化就是上天的一种启示,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通过夜观星象可以把握一定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变化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而许多杰出人才却通过一定的星象的变化得出较为准确的规律。如:诸葛亮据说就通过夜观星象来了解:降水、大雾、风向出现的规律,从而指导军事活动获得较好效果;人民的愚昧无知。古代人民对许多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往往只能通过虚无缥缈的方式加以解释。其中,夜观天象就是人民解释各种未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认为是上天的一种旨意;通过夜观星象等制造舆论。古代许多事情的进行都需要一定的舆论支持,特别是起义等重大事情。如:公元前211年,也就是始皇帝第五次出巡的第二年,一颗流星燃烧着耀眼的光芒落在了秦国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的地面上,变做了巨大的陨石.有人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等字样,从而使秦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在原始社会,占卜等夜观天象活动被认为是圣神和神秘的,在族群中由较有地位的巫医负责。需要指出的是在原始社会”巫“与”医“是不分的,由于巫医兼有治病救人、占卜(包括夜观天象)等职责,因此比较神秘也比较受人们的重视;

(2)在奴隶社会,占卜等夜观天象的特权被控制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奴隶主以此制造统治人民的舆论和让人民信仰的权威;

(3)在封建社会,对天象占卜进一步职业化,规范化,有专门的”太卜“、”太常“等负责,有时御史大夫也会进行一定的记录,总的来说比较完备和规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80072.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