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为什么不列入正史

辽金为什么不列入正史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少提到辽.西夏.金这三个朝代?

西夏史籍毁于战火,夏蒙战争时,西夏抵抗激烈,成吉思汗也死在灭夏前线,故蒙古人没有为西夏著史。当时蒙古人继承中原法统,采用中原皇帝制度自认为是中国人,只有那些不肖子孙才不成认历史。

西夏的前身是大唐定难军节度使。定难军节度使,又称夏绥(银)节度使,唐朝贞元中分振武朔方二节度置夏州节度使,治夏州,在今陕西横山县西北。定难军拓跋思恭因为替唐朝镇压黄巢暴动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为李。以后李家世代领有定难军。宋初,李继迁起兵反宋,大败宋朝从宋朝独立。并向辽国求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称帝,从此确立宋辽夏三国鼎立。

中国辉煌的历史成就,离不开历史伟人的开拓进取,更离不开华夏各族人民的伟大付出。

我不想赘述历史课本,契丹族创建的辽、女真族创建的金、党项族创建的西夏以及蒙古族创建的蒙古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都为创造华夏文明做出来突出贡献,促进了我国多民族融合的进程,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发展,都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体现。

因此无论哪个民族创建的政权,只有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就属于中国历史政权,就归属于中国历史,这是毋容置疑,无可厚非的事实。

1.外国人,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

2.无知,没有文化,对早已定论的历史事实一无所知;

3.极端分子,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极端狭隘至单一汉族意识,并且在试图传播这种极端;

4.分裂分子,通过分裂早已定论的历史事实,攻击共和国的合法性,在历史文化层面分裂国家。

辽国、西夏、金国都算是中国历史上强大鼎盛一时的政权,只是辽、西夏、金三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辽国,民族是契丹,建立者是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西夏,民族是党项,建立者是一代暴君李元昊。金国,民族是女真族,建立者也是一代雄主完颜阿骨打。

历史上有个叫犬戎的国家,为什么不能进入正史

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这个民族在有限的时间里是否创造出了另世人慨叹的文化,是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样一个人能否被他人所铭记,也在于他是否为人类为世界做出过一些奉献。而犬戎在平淡中度过2000年而已。班长要淡定!

金国才是占据中原的王朝,为何却不被视为正统?

从某个角度来说,由于两宋没能完成大一统,因此,有人认为,在两宋同时,中国的北方处于辽金时期。甚至时至今日,北京某些佛教建筑在其简介中,也提到建于辽朝某年,并将其称之为辽代建筑,而全真教著名学者丘处机,则被称为金代道士。

但是,金朝有一点和辽朝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辽朝和北宋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成互相平等的两个朝廷。而金朝和南宋的关系则不同:南宋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是向金朝称臣的。从法理角度上说,南宋在称臣期间并没有皇帝,而只有国主,南宋是金的附属国。

似乎,北宋之后,金才是正统,但是,历史顺序是“唐宋元明清”,金朝并不被排列其中,这背后原因何在?

原因分析

个人感觉,之所以后人承认宋的正统,而不承认金的正统,原因如下:

一惯性。南宋的法统,传承于北宋。北宋掌握中原绝大部分地区,受主流认同——根据《宋史》记载,西域的国家,都不远万里到开封向大宋进贡。而南宋传承于北宋,因此南宋和北宋一样被视为正统。这一点,晋朝就是例子。晋朝经永嘉之祸后,退守江东,其版图一度和孙吴仿佛。但是,东晋因为西晋的缘故,被历来读书人奉为正统,甚至十六国时期,许多北方政权虽然强大,但也不敢使用皇帝称号,而只敢称天王,原因也和自认不是正统有关。因为东晋的关系,之后的南朝也被视为正统。

文化影响方面。在文化影响方面,不论是宋朝的文学,还是史学,对后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也间接让南宋的影响深入人心,相比之下,辽金两朝有过哪些文学家?流传有哪些文学著作(比如类似宋人笔记、宋代话本之类的著作)?相信大多数人没有印象。因此,从文化影响方面,让很多人奉南宋为正统,而不承认辽金。

倾向性方面。南宋是汉人王朝,而辽朝是契丹人建立,金朝是女真人建立。而即便是在元清,知识界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儒生手里,儒生主流都是汉人。因此,对于汉人王朝南宋的倾向性,远非辽金可比。因此,导致金朝虽然占据中原,成为天下共主,依旧不被后世认可——甚至元朝那样的统一王朝,在明朝读书人的小说中,也被视为不适合汉人出仕的王朝,更遑论辽金。

民间文学传播因素。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戏台和说书人的嘴巴,算是最原始的自媒体。在过去说书人所宣讲的民间文学中——比如杨家将、精忠说岳等故事里,宋朝都是正派的一方,而不论萧太后还是金兀术,都被说成是妖精转世,祸害人间的形象。在民间文学开足马力的宣传下,民众对辽金又哪里会有一点好感?这也是金朝不被视为正统的原因之一。

辽金为什么不列入正史?

《辽史》和《金史》都列入正史了。

1、《辽史》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

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1124年~1218年)。

2、《金史》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开始编撰,至第二年(1344年)十一月成书。全书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有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

记载了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87009.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