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周易什么时候开始流传」

周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周易什么时候开始流传」

周易 的简介?

成书时间:周易成书于西周前期,相传为文王周公所作,不过应该是几代人的集体创作。

性质:周易为若干卜辞和筮辞加工整理成的书,为周朝方便占筮时查阅吉凶言辞的“辞典”

到了春秋战国,周易性质开始改变,孔子善易,但窥见其中的“德义”,孔子认为,君子行大德,就自然得到天的庇佑,所以仁德为先,卜筮为后。从此周易一书被注入了儒家思想和人文情怀,已经不单是卜筮之书,也成为人文著作。战国时期出现很多为周易作的传,其中一本为儒家的《易传》

汉代罢黜百家,周易和易传被合为一书,尊为《易经》。

周易介绍六十四卦,与每卦的六爻,一共64*6=386爻。

每卦每爻各有卦爻辞。

宽泛说,现代叫法,周易和易经都是一个意思。

易经的创始人

是伏羲

后经周文王孔子传承

可以看看百家讲坛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人算作一个,第三个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可以说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则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

易经成书年代

《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周易出生在什么年代

传伏羲始作八卦,八卦相叠而为六十四卦。《周礼‧春官‧大卜》中言:「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夏连山以艮卦为首、商归藏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

按照学界考证卦划、卦序、卦辞、爻辞的做成时间皆不同。司马迁《史记》云:「文王拘而演周易」或可作为周易卦序排列与卦辞内容整理之大成,而周公则被认为是《周易》爻辞的建立者,至孔子作《易传》(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上、象传下、系辞传上、系辞传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统称为《十翼》)按今日《周易》体例皆将〈彖〉〈象〉随附於卦、爻辞後,系辞传等六篇附於六十四卦爻辞後,历代注疏皆依《易传》内容作为《周易》解释之起点,汉武帝後则将《易传》视为《周易》的一个部分。因此从文王作为周易卦序的确立开始来说,《周易》实非一人一时之作,至晚约在汉初完成。

按照学界考据《易传》十篇皆非出於孔子之手,除了内容思想回异於《论语》外,语法也不一致,如:〈彖〉、〈象〉韵语通押〈文言〉对偶,在构成上较接近《荀子》等书的语法(也就是战国之後),而〈说卦〉、〈序卦〉、〈杂卦〉的构成根据语言的分析和解卦、象卦的内容来看,一般认为当属汉初之产物。

《周易》这本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周易》为周文王著(公元前11世纪),文王出生在今陕西岐山周原古称西岐,后来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河南安阳汤阴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周易就这样诞生了。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周易》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周易》:并非《易经》,由《易经》和《易传》组成。

《易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八卦为始那时并没有文字所以八卦。二为周文王父子承接伏羲八卦,八八重叠生六十四卦,周文王父子认为64卦已包含宇宙万物,每一卦都有卦辞。后有孔子做传又称《易传》《十翼》,《易经》的发展在夏朝时期产生了《连山易》,在商朝时期产生了《归藏易》,在周朝时期产生了《周易》。《易经》是中国最早的易经书,由伏羲氏所创。由于时间的原因,《连山易》和《归藏易》已失传,只剩下《周易》。所以周易是出自于《易经》的,它承载了过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但不乏文采和哲理,是国学(内含儒道两家思想)重要经典之一。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290530.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