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述万物和谐相生的至美画面(周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讲述万物和谐相生的至美画面(周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可以推演万物,它的原理是什么?

《周易》即《易经》被称为五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六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传世至今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但是今天的我们读起《周易》来,都有难以读懂的感觉;其实这并非是我们今天才碰到的问题,早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周易》已经是一部难以解读的神秘之书。其神秘首先是由于其来源的神秘。

关于《周易》的起源,《系辞》中有一个重要的说法,认为《周易》起源于上古包牺时代的结绳记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谓结绳而治,不是讲政治(以结绳治理国家,那是讲不通的。)所谓“治”,乃是“志”,志,记事也。结绳而治,即结绳而志,即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与《周易》及八卦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说卦》:“卦者,挂也。悬索以示人。”《易纬》言:“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指出“八卦”的本源来自结绳记事。但怎样记事呢?郑玄解释为:在绳索上,有大事打个大结,小事则打个小结。“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孔颖达《周易正义》引郑玄)根据上面引用先贤的说法,结绳记事的方法,就是悬挂绳索,以绳结为符号,象征物象而示于人。这挂起来的绳索,就是“卦”(挂)。通常有八条绳索,因此亦称作“八索”或“八卦”。于省吾说:“古称绳为索,八索即八条绳子。”

我们回到“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契就是在木片上书写或契刻记号。将结绳抽象为符号、文字刻在竹片或木片上。刻有书契的木片穿起来就成了册。“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实际上,册与典都是结绳记事的产物。册的本义,是竹或木简,就是远古的记事工具,连缀于一条绳索上。事件则记于竹、木条上。书册陈布于几案,就是“典”。典其实就是远古的记事档案,所以《说文》云:“典,五帝之书也。”典册显然是由结绳记事演进而来的。根据典,册于结绳记事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册与典上记载的事情就是《周易》系辞、爻辞最早的来源。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什么意思?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咸·彖传》)

释义

天地感:阴阳和合。

意思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和合而万物变化生成,圣.人用高尚德行感.化人心而天下和谐太平。《周易·彖传·咸》讲述了世上事物阴阳相感相融,就会和谐共处,焕发生机。

李勇刚《讲辩证整体关联动态平衡》:

《周易》的下经从“咸”卦开始,而“咸”卦的要义,在于以少男、少.女交感的意象,阐发感应的道理:“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不同层次的感应所造就的,是一个“万物化生”“天下和平”的世界。

《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

(1)在历史上,我国古代的“忠孝”思想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味强调“忠孝”,使人们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国家生活或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对待传统道德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道德思想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相反,则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周易》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意义在哪里呢?

诸多世界著名的和荣获过诺贝尔奖的东西方物理学家的看法可以看出,现代一些最伟大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了中国《周易》理论的现实意义,直接感觉到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中蕴藏着一个神秘的科哲同步的思想体系,以及它对现代科学发展巨大的潜在作用。

中国古代的《周易》理论十分有用,它那明显的模糊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大科学观,以及它那天人合一的宇宙全息思想统一论思想,能够比较理想地克服西方经典观念导致的而又无法通过内部自我调整来解脱的现今世界上出现的各种困境、危机和灾难(诸如:核战争威胁、环境污染、通货膨胀、政治丑闻、高犯罪率、癌症与艾滋病等等),并能完美地解释现代科学发现的众多新现象。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具有整体观、动态观、结构层次观和相互联系观等方面特点的《周易》理论的大科学观的一种表现或在更高阶段的复归。

《周易》的整体观认为:天、地、人系统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组织的发展,在自己的行程中建立了对称、协调、契合的秩序。系统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落,都可能引起该系统的全面震荡和整体的损坏,其影响和后果必然是全局性的,而且最终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周易》理论的动态观,把“天、地、人”看作一个以系统方式进行运动的过程性整体,天、地的发展和演化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过来,人类的各种活动又会极大影响自然界的演变过程

《周易》理论的结构层次观认为:自然界这一巨大的物质系统具有层次性,各系统不同部分之间,或系统与系统之间均是互相影响的,将天可以论地,将地可以论天。人是自然界(天、地)的一部分,人的变化可以反映自然界(天、地)的变化,自然界(天、地)的变化又可以影响到人的发展。人类社会与地球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社会与地球之间始终存在着培育式和掠夺式两种相对立的趋势。

《周易》理论的相互联系观认为:天、地、人这个巨系统,可以划分成宇宙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它们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这里所讲的人,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在这一相互联系观中充分体现了天、地、人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

《周易》理论正是具有人与自然和谐而统一的大科学宇宙观的特点,所以它才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道”,“源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包容着解决当今重大难题的思想,对众多学科的某些重大发现和发展作出有机的、接近真理的解释。它虽然不能代替这样或那样形形色色的最新科学,但它包罗万象的质朴自然哲学观和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给我们自然科学研究工作以很好的启迪。所以,世界许多知名学者对《周易》理论的现实作用都十分关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294083.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