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空间方位能力体现,幼儿空间方位认知

幼儿空间方位能力体现,幼儿空间方位认知

试述3

3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幼儿初期判断自己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是家长或教师的看法。到幼儿晚期,出现独立评价,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态度。(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心理品质的评价。幼儿初期儿童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如,问幼儿“为什么说你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抢玩具”。而6岁的孩子则会说一些抽象的、内在的品质,如“我听话、我对小朋友好”等。(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幼儿初期儿童往往只根据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我会唱歌”“我会弹琴”。幼儿晚期儿童则会说“我会唱歌,也会弹琴,但是我画画不太好”。(4)从带有主观情绪评价到相对客观评价。幼儿初期儿童认为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到幼儿晚期才开始有相对客观的评价。

幼儿大班数学公开课方位教案怎样写

设计意图:

空间方面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自由探索空间方位的神秘,我就结合中班整合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辨别物体的空间位置,并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1、2)、范画(1、2)、7以内数量的图片,录音机、录音带《火车开来了》、课前教会幼儿唱《小猫歌》和会玩躲小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听音乐入室:《火车开来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看这里有很多椅子,我们找个位置坐下来。”

3、游戏:躲小猫“等一下老师和你们玩“躲小猫”的游戏,老师来做猫妈妈去抓小猫,你们做小猫去躲。猫妈妈找不到你们的话,等一下你们要告诉猫妈妈“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二、辨别空间方位:

1、提问:“有哪只小猫告诉我,你刚刚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2、出示范画(1):

(1)、“谁来告诉我,你在图片上看到什么,?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蜗牛图片:“谁也来了,它在哪里呢?有多少?”

3、出示范画(2):“它是谁啊?”

今天喜洋洋也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三、游戏:拼一拼1、我这里有一些数字宝宝,等一下我会把数字宝宝放在喜洋洋头不同的方位,让你们根据所给的来拼。如:教师在喜洋洋头的上面放数字宝宝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与数2相同数量的拼在喜洋洋头的上面。

2、幼儿拼一拼:

3、请个别幼儿来说说成品,教师小结。

四、写一写1、出示范例:“今天老师出了一些题来考考小朋友,看看你们今天学的空间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师示范。

3、幼儿做题:

五、活动结束:火车开来了小朋友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很多本领,我们一起去当小老师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简述3

3~6岁幼儿感知空间关系

(一)3~4岁幼儿

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二)4~5岁幼儿

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三)5~6岁幼儿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思维

1、首先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前后方位词的意义

正确理解方位词是幼儿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基础。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家长在进行空间方位教学时,应该用幼儿熟悉的、真实可见的物体来进行空间方位描述。例如摸摸你的小脑袋,这是上;敲敲你的小脚丫,这是下。

2、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抓住教育契机

幼儿空间认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探索机会并加以影刀。

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取放物品,按照指令整理物品“把袜子放在裤子上”“把蓝色的积木放在红色的积木后面”

3、营造环境,引导幼儿大胆地描述物体之间的关系

家长要创设一个让孩子能说、想说、敢说的氛围。例如,在生活当中让孩子帮忙找东西,请孩子说一说东西在哪里,不要用手指。表达时要求准确表达,例如说出什么物体在上,什么物体在下。

4、制造问题和冲突,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走在发展前列。根据小班幼儿空间方位认知的发展的特点,我们知道小班幼儿的现有水平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区别上下和小区域的空间方位,那幼儿发展的潜在水平则可以向以客体为中心、稍远的区域、左右方位关系拓展。

因此家长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制造出新的问题,让孩子进行讨论、猜测,进而让孩子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顺应外在变化的要求。比如当孩子认识了前后之后,把东西换一个方向,看看孩子还会不会,大部分小班幼儿无法理解位置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338529.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