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贤吕剧全集

小姑贤吕剧全集

山东吕剧小姑贤全集 哪里下载啊

在百度视频栏输入《山东吕剧小姑贤》,点击百度一下,就会有下载条目供你下载。

下载网址:

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9%BD%B6%AB%C2%C0%BE%E7%D0%A1%B9%C3%CF%CD&fr=ala0

小姑贤是什么剧种

小姑贤是在北方各剧种非常流行的传统剧目,出处不详,又名《王登云休妻》、《爱女嫌媳》、《一门三贤》。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一个家庭中,婆婆与媳妇的关系举足轻重,直接关乎家庭和谐,可以说是家庭矛盾的焦点,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如果再多一个小姑,三个女人就凑足了,则家庭中必将有更多的故事。

对于婆婆来说,内外有别,小姑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媳妇是外来的,要与自己争夺诸多方面的资源,“爱女嫌媳”就成为了心理常态。凉州贤孝《小姑贤》就是讲述婆婆、媳妇、小姑三者关系的一个故事。

其实《小姑贤》也非凉州贤孝所独有,在北方剧种如山东吕剧、秦腔、河北唐山评剧等中,都有《小姑贤》的剧目,在武威市凉州区的另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半台戏”中也有这个剧目,故事中的人名可能不同,但故事情节大体一致。

姚氏之子继孟娶妻靳氏,夫妻恩爱。姚氏偏爱女儿莺莺,时常借故虐待儿媳。莺莺为此感到不平,巧妙保护嫂嫂,并以自身为例劝说母亲。姚氏改过,婆媳和睦。

在凉州贤孝中,《小姑贤》被列为第八孝,其中的婆婆与儿媳的矛盾更为激烈,也更为震撼。

都有什么吕剧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传统剧目分类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传统剧目: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吕剧20世纪初开始登台亮相,到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20世纪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名角荟萃,新戏迭出,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随着新《婚姻法》的宣传,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红大江南北。

更详细简介请看:

baidu.com/view/79686.htm

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原唱

郭爱琴。根据查询QQ音乐显示。1、《小姑贤》专辑:吕剧精彩唱段合集。原唱歌手:郭爱琴。2、吕剧李氏女坐偏房出自《小姑贤》。到婆家呀当媳妇披锁带拁。一天做过三顿饭。婆母娘吃着不得发。进门来把躬打。尊一声婆母妈呀。儿媳我将饭来做下,唉!尊一声婆母老娘用饭吧。

山东吕剧有哪些,吕剧经典目录列表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剧目

早期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等。早期的班社,为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之后,相继组成的有文明书社、黄家班、高家班、张家班、车里班、顺和班等化装扬琴班社。

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通过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学习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联缀体逐步转为以唱[四平]、[二板]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并扩充乐队,配搭行当,化装扬琴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1918年,广饶县车里村张凤辉等组班进入济南风顺茶园演出。早期表演艺术家有时殿元、孙中新、谭明伦、崔心庆、薛金田等。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吕剧发展迅速,李同庆、时克远、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等着名表演艺术家出现,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51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成立。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开始演出《小姑贤》《拾玉镯》《王小赶脚》《刘海砍樵》等剧目。

1954年,吕剧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一炮打响。1955年,吕剧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吕剧艺术家郎咸芬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代表中国戏曲界随团出访东欧六国。1957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响了大半个中国。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摄成影片,被东南亚人民称为“笑宝”,并被全国80多个剧种移植。

1965年,《两陇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为电影。1966年3月,《沂河两岸》、《两陇地》等剧参加广交会演出,并赴深圳为港澳同胞演出。这一时期,《逼婚记》、《搜书院》、《龙凤面》等剧目也在全国很有影响力。1976年,吕剧《半边天》、《管得好》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吕剧获得新生,出现了吴萍、郭爱琴、董家岭、刘玉凤、高静、李萍、杨春梅、荆延国、李肖江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画龙点睛》、《石龙湾》、《苦菜花》、《补天》、《百姓书记》、《回家》等等诸多剧目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得到领导和戏迷的一致认同。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sdnit.com/mm/453733.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